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金普 > 金普概况 > 文化体育 > 文化活动

金普非遗 | 金州盆景艺术 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信息时间::2024-06-13

字体:[小]

作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州盆景艺术的制作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代晚期。金州盆景以社会传承为主,传承至今已至第四代。现在的金州盆景培育基地,就坐落在金州古城的大黑山脚下,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成就了金州盆景别具一格的美。


早期的金州盆景其实就是花木的盆栽,中期时通过传承人不断摸索,逐渐掌握了植物的生长特点,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其抗性强、生长慢、易修剪的特点,开始进行缩龙成寸的修剪。技法以自然造型为主,人工修剪为辅,崇尚自然,古朴大方。盆景的形态也富于变化,尤其是后来人们开始利用一些土生土长的野生植物做盆景,使金州盆景充满活力和生机。之后,随着南北文化的不断交流,金州盆景开始融入南方盆景流派的风格,从而使金州盆景艺术更加缤彩纷呈而又独具特色。

金州盆景的技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总结创新,技术上结合各个流派的绑扎技术,取其精华,在长时间的操作总结后,创新发明出在金州盆景常用的“双环牵拉法”,摒弃捆绑的方式,以牵拉技术为主,培育出多种多样的盆景。

金州盆景代表性传承人赵德勋,字博寻,号石野主人、泉水邨人,满族,1956年生于金州亮甲店。他从小随祖父学书法,小学时跟父亲学画,1984年师从刘占鳌先生学习篆刻。


赵德勋专注造园四十余年,从事各类景观设计及施工,酷爱书画及盆景艺术,多次参加各级大展并获奖,其赏石作品曾荣获全国大展金奖和铜奖。为了促进金州盆景的传承与发展,他多次组织培训,讲授金州盆景艺术的理念与技艺,推广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和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

盆景本就是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在自然中“雕琢”,在“修剪”中塑造艺术与一种境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景,步移景异。

相信未来的金州盆景艺术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绽放出金普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责编: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