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五进”落地--海岳社区筑牢民生防护墙
“以前总担心爸妈被保健品诈骗,现在社区上门讲案例、教方法,我们全家都安心多了!”家住大孤山街道海岳社区的居民赵女士感慨道。近期,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翻新、受众精准化的新趋势,海岳社区聚焦居民需求,创新开展“进家庭、进商户、进社区、进学校、进网格”的“五进”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将反诈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用得上的“防骗指南”,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的“钱袋子”。
进家庭:“定制化”服务守护重点人群
针对老年人、独居者、全职妈妈等易受骗群体,社区组建“反诈守护队”,由网格员、民警、志愿者组成专项小组,开展“一户一策”上门宣传。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携带反诈手册、警示案例视频,更结合居民生活场景定制宣传内容:对老年人重点讲解“保健品虚假宣传”“冒充子女借钱”骗局,现场演示如何识别诈骗电话;对全职妈妈则聚焦 “刷单返利”“虚假购物退款”陷阱,手把手教其设置手机诈骗拦截功能。
进商户:“阵地化”宣传织密经营防护网
“老板,最近有骗子冒充顾客用‘转账截图’骗货,您一定要确认到账再发货!”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辖区商铺,针对零售商户重点提醒“二维码盗刷”“虚假订单诈骗”;对美容服务类商户,则讲解 “预付费卷款跑路”的防范要点。同时,社区还建立“商户反诈联盟”,鼓励商户之间互相提醒诈骗新动态,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上报。
进社区:“宣传单 + 讲座”双线覆盖居民群体
为让反诈知识直达社区居民,海岳社区以“发放宣传单 + 开展专题讲座”为核心,打造全方位宣传模式。在宣传单发放上,社区工作人员对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发放定制化反诈宣传单。用“案例描述 + 防范要点 + 报警方式”的结构清晰呈现,重点标注“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下载流程及社区反诈咨询电话,方便居民随时查阅求助。
在专题讲座方面,社区每月定期开展 2-3 场反诈讲座,邀请辖区民警、律师担任主讲人,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内容:面向老年人讲解“养老投资诈骗”“保健品虚假营销”;面向中青年群体聚焦“网络刷单”“虚假网贷”;面向家庭主妇则重点分析“虚假购物退款”“育儿课程诈骗”。讲座中,主讲人通过播放警示教育视频、现场答疑互动等形式,让居民直观了解诈骗手段,掌握识别技巧。
进学校:“校门口精准宣传”覆盖家校群体
“家长您好,这是针对学生群体的反诈宣传单,里面有‘游戏充值诈骗’‘冒充老师收学费’的防范方法,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每天放学时段,海岳社区的志愿者都会准时守候在辖区学校、幼儿园的校门口,向接送学生的家长、过往学生发放定制化反诈宣传单。宣传单内容聚焦学生日常易遇的诈骗场景,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列出“免费领文具陷阱”“虚假游戏账号交易骗局” 等典型案例,并标注“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二维码,方便家长和学生随时获取帮助。
为提升宣传效果,志愿者还会针对不同人群简单讲解重点内容:对低年级学生家长,重点提醒“警惕陌生人以‘代领礼品’为由索要孩子信息”;对高年级学生,则强调“不随意点击游戏内陌生链接、不向他人透露账号密码”。
进网格:“精细化”管理压实反诈责任
海岳社区将辖区划分为 10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 1名网格员和1-3名信息员,构建“网格吹哨、部门响应”的反诈宣传体系。利用居民出行高峰时段,在小区出入口、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宣传点,同时组建流动宣传小队,沿小区楼栋逐户发放定制化反诈宣传单。建立“网格反诈微信群”,定期更新反诈宣传信息、诈骗手法、破案案例,方便居民随时查看。
截至目前,海岳社区“五进”反诈宣传活动累计覆盖居民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宣传模式,结合诈骗新动态更新宣传内容,推动反诈宣传常态化、精准化,切实筑牢民生安全防线,为建设平安社区注入“反诈力量”。
大孤山街道海岳社区
责编:大孤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