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中共大连金普新区工作委员会法治建设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要点》(大金普法治建设委〔2023〕8号)的贯彻落实情况
建立健全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主体制度,细化普法宣传内容,优化普法宣传方式。通过融媒体、专题授课、巡回展览等方式,提升群众普法参与兴趣。据不完全统计,受教育面达到全街居民的95%以上。
街道聘任法律顾问一名。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经过法律顾问论证和咨询的制度,并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集体讨论。
先进街道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全过程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通过“先进纪录微视频平台”、《先进街道工作简报》定期对外发布阶段性工作进程和成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街道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进行法治宣传,在街道和村持续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在社区积极落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的民主协商和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纠纷的排查处理,促进辖区内民族宗教关系和谐稳定。
先进街道为做好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从普法工作入手,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组织社区(村)与辖区中小学对接,通过六一儿童节、平安建设宣传月等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并讲解恶意伤人、溺水、校园霸凌等事件的应对处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做阳光少年。其中,桃园社区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
(二)聚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全面依法治市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情况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街道党工委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半年一次。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专题授课每年两次以上。街道机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到年度学习计划中,每季度一次。机关党课集中安排学习,学习方式为集中教育、观看电教片和发放学习材料。将学习延伸到基层支部,每月“三会一课”均有相关学习内容,组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在岗在编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知识测试》,全员参与,优秀率100%。
街道在全街范围内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讲工作,学习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学习笔记、有影像资料。全街上下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水平大幅度提升,党员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学习结束后,理论中心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及委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交一份相关学习心得体会。
各社区和村除了在电子大屏幕上打出宣传标语外,还在社区通、居民微信群中广泛转发学习链接,部分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上阵,在社区党员和群众中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
(三)推进法治环境建设情况
街道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完善执法事项清单,严格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多次联合公安、消防、综合执法部门等执法单位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提高了执法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
(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情况
针对辖区内法治宣传硬件不足的情况,2023年街道制定法治为民项目一件,在七里党建公园扩建增加法治宣传功能,同时沿公园外建设法治宣传街路,聚鑫社区、康居社区、天诚社区、七里村、八里村等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辖区内志愿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一批能力强的法治文化宣传志愿者,加大辖区内法治文化宣传。
(五)落实党政部门法治机构制度机制和队伍建设情况
先进街道能够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健全法治政府建设领导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党工委一项重点工作,经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后细化责任分工,安排街道相关科室和部门分工协作,合力完成。
为加大辖区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力度,先进街道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和派出所所长担任,成员包含街道各职能科室和事业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及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制定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加快社会治理领域政策制定完善工作,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当前法治宣传硬件有待加强,目前因各种原因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略显不足,没有一批展现自身工作特色的法治文化产品,各社区和村建设一条法治街路(长廊、文化墙)的指标任务还未完成。未来将继续在全街各社区、村广泛建设法治街路(长廊、文化墙),确保法治文化阵地100%全覆盖。
全街法治建设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部门之间不能齐头并进,工作开展纵向深入不够,极少数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强,口头上讲法治,实际工作中轻法治或不讲法治的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原因:街道作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的新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不论从角色转变,还是观念转变,以及工作开展上都需要不断提高。
三、党政负责人履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作为街道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街道党政领导切实肩负起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街道工作的重点上,党委会上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新区实际细化相关程序制度。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经过法律顾问论证和咨询的制度,并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集体讨论。
抓好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党工委书记在理论中心组学习中,带头领学了,每位参加学习的中心组成员都认真记录,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在全街法治建设宣传中,党工委副书记在全街妇女代表会议上作专题教育讲座。主任专题授课一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作专题教育讲座一次。
四、下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除按照规定步骤继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外,2024年先进街道还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制定新的法治为民项目。利用三年时间,在全街各社区、村建设一条法治街路(长廊、文化墙),确保法治文化阵地100%全覆盖。
二是继续加强法治宣传,党政负责人肩负起职责,带头宣讲,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
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融媒体平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法治宣传活动在辖区内进行发布,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群众知晓率、法治建设宣传覆盖率,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利用好“评理说事点”、“法治超市”和街道综合治理社会网格,充分发挥辖区内志愿者的积极性,力求为百姓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责编:先进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