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主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合并、两压缩、一精简”,突出“审批提速”。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将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合并办理,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与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合并审批;将用水用气办理的受理、勘察、设计并联进行,办理环节由7个压缩至3个,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1个;精简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流程,实现“多测合一、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二是主抓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改革,突出“提速增效”。打造“一窗受理”系统,整合“一窗”办理事项800项,优化调整审批事项,实现流程再造,实现“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一体评价反馈”业务闭环,推动政府服务事项综窗办、网上办、掌上办、24小时自助办,让企业群众“进一门”“找一窗”即可办成事,提升获得感、满意度。同时,结合正在建设的“城市大脑”,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整合,研究借助数据共享、区块链等手段,开发以证照等核心政务数据为代表的共享数据库,最终实现数据“链”上共享和有序运转,用数据跑腿代替百姓跑腿。
三是主抓企业注册登记“痛点难点”,突出“全域通办”。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注册登记权限的一放到底,将企业设立登记从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单点办理,拓展到辖区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多点办理,极大疏解企业注册登记堵点,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新区海青岛市场监管所于2020年10月顺利发放全国第一张由基层监管所办理的企业营业执照,自此全域12个市场监督管理所均可开展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有限公司两种类型企业的设立登记。截至目前,共办理全域通办企业543户。
四是主抓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激发活力”。创新“招才引智”机制,出台“金十条”等11个人才政策,建立1+26+N人才服务体系,即建设1个区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26个“鸿雁联盟”人才工作分站(点)。提高服务品质,凡涉及高层次人才津贴、人才公寓申报等事项统一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结。落实“保姆式”服务,“一人一档”,定期跟踪走访。今年以来,共组织企智对接活动50余场,提供岗位8969个,发放住房(租房)补贴1697.15万元,配套人才公寓924套。
五是主抓企业诉求“马上就办”,突出“办就办好”。以金普一号“马上办”专线为服务企业的纽带,健全综合研判机制,确保企业在建、在产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受理并分拨给相关部门,同时进行跟踪、协调、督办。2021年以来共受理企业诉求300余件,全部办结,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六是主抓营商环境指标“整改提升”,突出“检验实效”。委托国际知名的毕马威国际咨询公司开展营商环境自评价工作,制定符合金普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将“开办企业”“科创支持”等8项作为重点指标,完全参照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分项优化提升方案,着眼金普在东北地区竞争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在重点产业发展、服务日韩企业等领域持续发现问题并改善提高,推动优化提升措施更精准、效果更明显。
责编: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