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 > 部门动态

让樱桃更红日子更甜

信息时间::2021-03-26

字体:[小]

    2月24日,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朱家村果农王培洪的大樱桃棚里,花盛叶茂。树下,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朝治,正和老王交流着掐叶、间花的经验,村里请来的技术员迟正刚一掀门帘,“表功”似的催促朱书记,去另一户果农的大棚,“再看看已经挂果的树,长得咋样。”
    老王的妻子朱淑清和迟正刚“论”着,“将来谁家的果产量高”,期间,笑声不断,“没种上大樱桃前,这片地种玉米,一亩地也就赚上几百元。现在,咱俩70岁的人了,一年收入二、三十万,比以前翻了几十倍,能不乐呵吗!”别问她为啥爱笑,一问,回答还是一串朗声大笑。
在村里“串门”,总能听见这样的笑声。
    之前,朱家村只种粮食和露地蔬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优势未曾发挥出来,人们生活并不富裕。2004年,朱朝治成为村里的“带头人”后,调整种植结构,带动村民从单纯依赖粮食生产,转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和大樱桃种植业。
    如今,村里生产的茄子和大樱桃“赫赫有名”,全村几乎家家都有“产业”,好多人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朱家村与周边其他4个蔬菜种植村的农民收入,每年以10%至15%的幅度递增,七顶山街道农民年人均收入也连续10年位居金普新区首位。
    业兴、人富、村也美。现在的朱家村,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全村完成20多公里的柏油路铺设和屯中30多公里的水泥路入户工程,安装路灯100余盏,建成了占地3.5万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畅想未来,朱朝治目标坚定,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做好技术人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搭建好数字农业平台,提升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大伙一定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责编:七顶山街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