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 > 部门动态

一朝是党员 永远是先锋 用使命和担当践行:我是党员我在岗

信息时间::2021-01-30

字体:[小]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们就不能深深刻刻地体会艾青笔下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赴友谊街道抗疫第17组(宁海1组,文中均称17组)的下派干部们的共同抗疫感悟,这感悟是用忠诚和担当去践行的感悟,用坚毅和勇敢去践行的感悟,用付出和奉献去践行的感悟。

  迅速集结,马上奋战
  17组共有组员14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8人,平均年龄44.6岁。2020年12月23日一大早,组员们在接到新区的下派防疫指令后,第一时间到所在的宁海社区报到。大家快速调整角色,了解防疫的工作内容,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了解每名组员的实际情况,以及最适合完成的抗疫任务后,建立了工作微信群,对14人进行了编组管理,并提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百分百完成防疫任务的总体要求,确保接到任务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马上进入防疫状态。

  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
  2020年12月23日晚,接到社区指令,要在24日上午9时于109中学对社区居民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17组负责配合核酸检测登记、维持秩序等现场工作。为了确保组员能够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17组提前研究了究竟怎样进行居民登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防止延长老百姓寒冷天气在室外等待的时间,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研究探讨了种种办法和对策,以供第二天派上用场。同时,还在组内的微信群发布新冠肺炎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确保组员们规范防疫。
  12月24日8点刚过,组员们早早来到宁海社区,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罩。迅速来到109中学的核酸检测现场。大家分工明确,有负责登记的,有负责组织居民排队列的,有维持现场秩序的,确保了核酸检测工作紧张高效开展。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又接到临时指令,需要17组驰援109中学门前的东西两个路口卡点值守,大家反应迅速,合理分配组员,兵分两路,来到卡点,当天的温度在-10ºC左右,大家冒着严寒,这一站就是7个多小时。因为是初设卡口,而且当天刚刚实行封闭管控,居民们有的要出去买药,有的要出去买菜,有的要考研出去做核酸检测,有的要给老人送吃的等等,组员们一一对居民们耐心地进行解释疏导,很多组员午饭都来不及吃,饿着肚子,有的组员在岗上忘了吃降糖药降压药,一直站到17点多,直到当天的核酸检测任务完成,才从卡点撤离。楼上的居民亲眼目睹组员们这一天的辛苦,主动给送来热水,并说:“我们在楼上观察你们一天了,这大冷的天,请你们喝点热水,哪怕是暖暖手也行”。听到热心群众关切的话语,组员们倍感温暖,感慨道:“真的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是党员,我们是干部,为群众站岗,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接下来的防疫工作中,随着防疫政策及重点的调整,17组的工作职责向园艺卡点值守、接收分配生活物资、社区接电话以及专职配合社区干部工作等等重点转移。每接到一个新任务,17组都在事前做好研判,合理分布组员力量,确保每一项任务都圆满完成。
  在受领园艺卡点值守任务前,提前到卡点了解实际情况,摸清工作任务,每四个小时分别由一男一女两名同志轮流值守,前一天公布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排班表,并将可以进出卡点的各种证件在组内公布,以供大家工作时把握。对进出卡点的登记工作,做到认真、细致、无缝对接,确保里不出,外不进防疫措施得到严格落实。
  从整个宁海社区封闭管控一开始,居民们蔬菜、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就落在17组纪晓东的身上,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物资配送之初,线上和线下的配合需要磨合,一天多次配送、深夜配送、清点对接、钱货相符等一系列问题一股脑地冒了出来。在凛冽的寒风中等菜到深夜,对账单对到花眼,线上配送与线下配送不匹配等等困难,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纪晓东,他不怕苦不怕累,风雨不误,为宁海社区的6000户居民送去充沛的食粮。

  我是军人,我来。
  17组有两位来自金州法院的下派干部,分别是纪晓东和张健,他俩都曾经是一名军人。这次作为机关下派防疫干部,他俩发扬了“急事难事看担当,我是军人我当先”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光荣本色。
  “多面手”纪晓东,是金州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在防疫工作中担负着机关干部、志愿者等多个身份,可以说是一名防疫“多面手”。
  早在12月22日,宁海社区组织居民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的时候,纪晓东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时他还没在17组编组,就主动到社区报到,承担起核酸检测的维持秩序工作,当天的检测从上午8点半一直到下午5点,纪晓东冒着寒风,一直帮助维持检测秩序,保证了检测的正常进行。
  在17组编组后,纪晓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始终冲在前,迎难而上。12月24日起,17组承担起第三次核酸检测登记及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纪晓东一大早就到社区领取本组组员的防护物资,并根据自己先前的工作经验,组织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当天,按照社区的安排,17组又到卡点值守,纪晓东始终不计苦累,仔细查验居民的证件,为无证需要办事的居民提供解决方案,24日当天比较冷,纪晓东和组员们在卡点值守了7个多小时,拖着满身疲惫回了家。
  12月26日,17组负责在恒达花园A区卡点值守,纪晓东第一个到岗,在早上7点到9点人员进出频繁的时间段上岗,严守小区的防疫安全。
  根据疫情发展需要,社区为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到户,纪晓东在完成本组工作任务的同时,第一个报名参加物资配送。同时,他的爱人在他的影响下,也报名作为居住单元的物资配送志愿者,夫妻俩匆忙地奔走在宁海小区防疫岗位上。

  “拼命三郎”张健,是金州法院执行局干警,他家两个小孩,最小的小孩还不到1岁。早在编组之前,张健作为党员志愿者,已经自行到小区卡点进行值守。12月24日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工作中,张健发扬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的精神,上岗维持秩序,后接到通知到卡点值守,值守撤离后,他又主动回到到核酸检测现场帮忙登记,直到检测工作全部完成。
  12月26日晚上5点,社区统计汇总居民核酸检测信息,要求在27日上午前完成上报。张健得知这一任务后立即报名,带着笔记本电脑到社区帮助登记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并发挥擅长制作表格的特长帮助录入,这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在表格任务完成时,他已经连续奋战了16个小时。这样的熬通宵,张健在下派期间,已经是家常便饭。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张健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法院干警,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17组的下派干部,平均年龄大,有的再有1-2年就退休了,有的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有的是大病手术后,有的家里孩子小,有的配偶是志愿者但自己也每天坚持岗,还有残联的同志,和大家一样奋战在防疫一线。
 
  金州是一座具有英雄气概的千年古城,她曾经诞生过多少仁人志士。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下,不来金州,你就无法感知到下派干部为金州古城的那份忘我坚守!不来金州,你就无法感知金州人的伟大!不来金州,你就无法感知这片激情澎湃的热土带给你的温度!
  守得云开雾散时,一片丹心向党徽!

责编:友谊街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