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2-4月是秸秆焚烧的多发期。今年,金普新区秸秆禁烧污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组织环保局、行政执法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和14个涉农街道开展秸秆焚烧管控工作,并要求各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必须严防死守,确保不冒一股烟,不着一把火。
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禁烧
为了让秸秆禁烧工作收到实效,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新区采用了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秸秆禁烧工作。新区各涉农街道组织机关、社区、村干部逐门逐户发放“给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动用宣传车辆每天走街串巷播放秸秆禁烧的政策规定、危害以及处罚规定等。除了常规横幅、标语、电子屏等宣传手段之外,还利用农信短信平台、微信等工具向群众,宣讲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综合利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悉,全区各涉农街道共发放宣传单近15万份,悬挂各类标语近干余副,推送信息2万余条,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秸杆禁烧工作中来。
有火必禁 有烟必查 违法必究
据了解,新区以高压态势严控秸秆焚烧行为,全面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巡逻检查,确保管控责任落实到位。环保等部门依托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巡查工作,在2-4月秸秆焚烧的高发季节,每天分三组巡查涉农街道,特别是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派人力全覆盖巡查,出动监察人员162人次,出动检查车辆79台次,行程2440多公里,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违法必究。如果发现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行为,环保部门会立即责令改正,并对当事人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扣减相关街道秸秆禁烧工作年度考核绩效得分,严肃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不被焚烧的秸秆,去了哪里?
为了减轻秸秆禁烧工作压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新区建立了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以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为重点,强化技术集成,完善技术模式,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促进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的发展。秸秆的去处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秸秆还田和生物反应堆,去年一年机收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面积有9.6万亩,玉米青贮收获面积2万亩,玉米捡拾打捆机作业面积在1.5万亩。第二种是制成有机肥料,去年大连红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消耗秸秆3000立方米,制成有机肥用于9亩农田。第三种是制成牲畜饲料,目前大连连金弘基种畜有限公司、三寰奶牛场等几家大中型奶牛场,大力发展秸秆青黄贮饲料技术,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全区现有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养殖场、大户共19家,年存栏(羊、牛)14145头(只),秸秆饲料化利用量约为4.1万吨。据了解,目前新区还在积极发展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扶持鼓励发展固化成型燃料企业,每年生产能力在7000吨左右。
责编:生态环境局金普新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