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开发建设启动伊始,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区发展建设,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要求,财政局立足当前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积极开源节流,规范资金使用,提升服务职能,努力为新区建设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不断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树立全口径预算管理观念,将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严格公务支出管理,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安排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力;厘清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责任关系,主动服务,加强沟通,在把握原则与提升效率的同时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二是加强政策落实,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生命线”宗旨,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力争在向上级争取资金中占有更大份额;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了解企业投资意向,宣传财政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服务氛围,以服务促招商,积极拓展税源;结合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清理规范,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企业发展压力,实现税收优惠政策与税款增收的良性互动;强化非税收入的统筹管理,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时安排资金确保城乡低保、救助等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切实提高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各项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支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平安新区建设和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认真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统筹使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精细化管理。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分配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街道和园区的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编制系统;结合平台一体化工作全面扩大街道园区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不断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以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契机,顺应新的投融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城区建设,促进可持续融资机制建设,为加快新区建设献策发力。
五是增强服务宗旨意识,大力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工作创新年”活动为契机,弘扬“为民理财”核心理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建立精练高效的无纸化办公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工作环节;营造学习氛围,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实际,拓展思路,研究对策,解决目前财政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强廉政建设,推动建立健全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推进财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