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细胞”。正是为了让新区2万多家中小企业保持活跃、旺盛的生命力,金州新区经发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过构建十大服务平台,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培训、咨询、信息等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区模式”——
服务平台
打造中小企业服务“新模式”
促成6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融资意向13.4亿元;帮助37家企业完成风险贷款2.1亿元;提供“一键式”服务,为企业发布各类信息1.5万条……这一连串数字真切地展示出了金州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十大服务平台2014年在答出的喜人成绩单。
中小企业逾两万 服务再上新台阶
中小企业是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新区共有中小企业2万余家,在促进新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创造财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次,信息滞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等都是长期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正是基于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十大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2011年,在新区经发局的工作部署和局党委的领导下,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性的着手融资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政策服务平台等十大服务平台的建设,主动性地开展融资、培训、咨询、信息等服务,使众多中小企业得到了及时的扶持和帮助。自2012年至2014年间,中心借助平台优势组织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4次,吸引超过2000家企业参会,参展金融机构57家,帮助50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近30亿元;组织“风贷”项目评审5次,60余家企业申报,其中49家企业通过项目审核、公式并获得贷款4亿元;建立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区县级中小企业服务网,开通“一键式”商务短信群发平台,为企业拓宽信息沟通桥梁。
服务模式全方位 企业发展有后盾
“要是当初拿不到这笔贷款,企业也不可能做到现在。如今,中心不断增加对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发展,我们现在才能越做越大。”大连鸿昇泰轻钢彩板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服务平台给企业带来的实惠深有感触。成立于2010年的大连鸿昇泰是一家从事轻钢彩板加工、生产的小型企业。由于近年用工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公司原有生产模式让企业难以为继,急需资金转型生产。去年,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借助“风贷”平台帮助企业成功获得200万元贷款。这笔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企业由原先的简单粗放式加工向现在的集开发、设计、安装、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化舌颤企业迈进,促使企业顺利转型。
无独有偶,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也是服务平台的受益者之一。大友陶瓷是国内首家专业研发生产高速精密陶瓷轴承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企业参加了人才培训平台组织的“新三板”融资培训会。通过培训了解的信息,大友陶瓷成功上市,成为金州新区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融资、用工、成本上涨等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遇到的瓶颈。如何通过服务平台用好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实惠是我们搭建服务平台的最主要目的。”中心服务科科长林亮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借助服务平台整合带动社会服务资源,提供涵盖融资、培训等十大类几乎所有企业运营所需公益服务功能,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模式。
企业需求作依据 完善平台促发展
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对新区企业的发展势必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又将如何借助平台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呢?
据介绍,2015年,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从企业实际需求入手,完善和丰富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在完善政策服务、融资担保、人才培训、信息服务、交流合作五个平台的同时,继续推动创业发展、技术服务、辅助基地、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五个服务平台建设。“比如我们的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和区内从事3D打印技术研究的企业大连众益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展开了合作,今年平台将努力促成新区模具企业和众益工业的合作,为新区中小模具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支持。”采访中,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科科长林亮告诉记者。
今年,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掌握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同时,广泛搜集整理金融产品,建立2015年金融产品信息库;搭建融资信息平台,让企业及时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融资政策。通过建立完善长效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服务机制,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新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文/图 记者 孙艳萍 通讯员 林亮 关辉)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