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去年12月出版的《霜重色越浓》——金州新区军队离退休人员画册,139名老军人的珍贵历史照片和点滴文字,不仅印证着老军人们献青春、为人民的足迹,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州新区双拥工作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金州新区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的目标,大力开展双拥模范区市县创建工作,使双拥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统筹谋划 牢固树立双拥共建新理念
金州新区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加以推进。金州新区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双拥共建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金州新区党工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议军会,研究解决双拥工作重大问题。金州新区管委会把争创第八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各成员单位普遍建立了履行双拥工作职责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驻军部队首长经常与地方领导共商双拥工作思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网络。
发挥优势 积极探索宣传教育新途径
2012年“八一”节前,金州新区召开了“庆祝建军85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晚会”,授予金州新区两委办等20个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授予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等16个单位“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授予刘作斌等25名同志为“爱国拥军先进个人”,授予石坚等20名同志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实现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作用,也进一步推动新区双拥共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在金州新区双拥共建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金州新区积极探索宣传教育新途径,在多条公交线路、近百台公交车安装数字移动电视的城市之窗,进行国防教育宣传;在上百个服务业网点设置了“军人优先”、“军人优惠”服务标志,营造了浓郁的双拥工作氛围。
解难帮困 着力构建多元保障新格局
金州新区于2007年开展“军嫂进社区”工作,累计安置军嫂200多人。同时,将随军家属进社区工作人员纳入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范围及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了军嫂工作的流转问题。
金州新区还将现役军官和军转干部住房列入地方政府限价商品房保障范围。每平方米可享受1000元的优惠。现已提供90套,总面积8168.2平方米,补贴面积7886.74平方米,财政补贴资金789万元。
近年来,金州新区不断拓展优抚对象服务内容、提高优抚对象服务质量。自2014年1月起,金州新区组织专业服务队伍为322名60周岁以上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就近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在退役士兵安置方面,金州新区近3年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1000余名,对有培训愿望的退役士兵,实行退役士兵普惠式培训、失业士兵就业培训和特殊培训,免费培训率达100%。
求真务实 广泛拓展双拥共建新领域
2012年至今,金州新区财政累计拨付2600多万元用于支持部队各方面建设。
在支援部队信息化建设上,金州新区3年来共投入200余万元,有计划有步骤地为驻军部队建立了31个军人图书室,配置了100多台电脑及打印机、碎纸机、书柜、图书等大量物品。
2014年,金州新区共投入约525万元支援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50万元为武警金州边防大队等5个驻军部队建立5个军人图书室;投入56万元为海防团一营等援建2个塑胶篮球场;投入66万元为武警开发区大队更换营房门窗及墙体维修等;投入125万元为民兵预备役人员建设训练场地等。
在夯实地方部队硬件建设基础上,金州新区进一步延伸拥军服务工作内涵。每年春节、“八一”节期间,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都分组走访慰问驻军部队,近3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金州新区庆祝八一建军节文艺演出”、欢送新兵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表达了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和家乡人的殷切希望。
倾心尽力 全面展现现代军人新风采
2012年5月,在金州新区大李家街道的某部训练场附近发生山火,山林烧毁面积达40多亩,部队接到地方求救后,立即启动抢险救灾预案,出动官兵150余人,配合地方消防人员,奋战3小时,终于将山火扑灭,挽救地方经济损失200多万元。2012年8月,大连地区遭遇台风“布拉万”袭击,某部出动官兵150余人,运输车辆8台,冒着急风暴雨参与福佳大化防波堤抢险救援行动,新区管委会予以表彰。
2012年以来,金州新区驻军部队大力开展以“热爱第二故乡,奉献第二故乡”为主题的拥政爱民活动,积极发挥部队的政治优势、人力优势和装备优势,大力支援驻地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主动参加驻地的经济开发、扶贫帮困工作。每年8月,金州新区驻军部队都派出优秀士兵到大中小学校进行军训,3年来已军训学生人数达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学校新学期的军训任务。
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区和宜居城市的活动中,驻军部队营以上单位都分担了植树造林任务,特别是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65066部队、驻区武警、边防部队起到了生力军作用。3年来,金州新区驻军部队共出动官兵6000余人次,绿化面积1000余亩,种植树木1.5万余株。
“金晖拥军服务社”唱响双拥主旋律
为扩大覆盖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2014年6月下旬,光明街道金山社区与共建单位新区军休中心挂牌成立了“金晖拥军服务社”,在社区服务中奏响了一支拥军优属主题曲。
服务社成立半年来,金山社区双拥工作正朝着组织网络化、内容系统化和工作制度化方向发展。目前,该服务社可为驻地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提供五大系列服务,其中包括:借助社区医疗站开展登门巡诊活动;借助“辽宁省妇女儿童维权服务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站工作站”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借助社区老年文化队定期走访慰问军休老干部和军属老人;借助社区再就业培训,定期为军休干部和军人家属开办电脑操作培训讲座;借助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为军队离退休人员提供优抚保障、子女入学、家政服务。
“八一老战士服务团”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2014年6月29日上午,站前街道刘沟小区80多岁的郭仁祯家突发大火。“八一老战士服务团”成员曲芳闻讯后,立刻带领邻居冲进火场,把熟睡中的郭仁祯及其老伴拖出火场。群众赞叹地说:“关键时刻还是老兵!”
站前街道“八一老战士服务团”成立于2013年,经过一年的完善和运转,去年着重提高“有事找老兵”服务品牌的质量和层次,从“有事找老兵”变为“老兵找服务”,在辖区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老兵的每次服务,都详细填写“八一老战士服务团有事找老兵服务卡”,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共填写服务卡26张,服务人数270次。去年正值建军77周年,“八一老战士服务团”在龙湾社区民和花园举办大型便民活动,共为居民理发58人、看病量血压80余人次。在“八一老战士服务团”的影响下,街道许多群众都积极参与到便民服务活动中。王娣、苗凤英将自家理发店停业,主动到服务现场义务为居民理发,护士王丽霞、何霞全天候为居民服务。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