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在各个领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行政体制下兼具准司法的性质,在市场经济趋利性、法律法规渐进性的作用下,劳动人事争议具有不可避免性、阶段多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具有经济性与社会性兼有,平等性与从属性并行,冲突性与协调性共存的特点,由于追求利益的不同,劳资双方难以避免劳动争议。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出现高发生率和复杂化趋势。依法进行仲裁,无论是从行政还是从司法的层面,都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在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下,通过仲裁的方式化解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和争议,减轻诉累,对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依法仲裁,以完善劳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为前提。目前,我国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依据政策性文件较多,地方性特点突出,对于同一类型案例由于各地政策性规范不同,裁决的结果差异性较大。这就需要在劳动政策方面,尽可能做到规范性和同一性,同时对于规范的较为成熟的政策性文件上升为法律法规,是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现行的与劳动仲裁相关的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修订完善现有的劳动仲裁方面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法治建设的新形势需要,进而推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
依法仲裁,以健全劳动仲裁体制机制为保障。我国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制还属于行政范畴,在近几年,各地陆续成立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是专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实体机构。这种体制的创新,是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环境的需要,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化解经济纠纷,建立大调解格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体制的健全,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改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体制的健全完善,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创新劳动人事争议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预防机制,深入企业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引导企业依法管理、规范用人,让劳动者知法、懂法、守法,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提高预防机制的亲和力。二是创新调解机制,推进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基层调解、企业调解、仲裁调解的组织,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机制。三是创新仲裁机制,构建庭前、庭中、庭后三位一体仲裁调解体系,健全首问责任制、案件快立制、风险告知制、一步送达制、巡回开庭制、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制、简易案件速办制、阳光仲裁制、调解前置制、调解建议制等办案机制,努力实现依法仲裁、阳光仲裁、和谐仲裁。四是创新衔接机制 ,健全仲裁、监察、信访相衔接的机制,形成接诉接访和纠纷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案件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逐步健全仲裁工作机制,推动仲裁体制的完善,才能从机制体制上保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依法进行。
依法仲裁,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就是要求人人都知法,人人都懂法,人人都守法,人人都依法。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劳动者是法治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促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依法仲裁,才能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在法治社会中,让法治精神深入每个劳动者的心中,既是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结果。
依法仲裁,让公平正义得到彰显。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标准,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制无论是从行政还是从司法的角度,都能从具体的方面体现出行政和准司法的公平公正性。依法进行仲裁,是实现这种公平公正性的基本保障。依法仲裁,能够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依法仲裁,能够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进程;依法仲裁,能够推进法治政府的依法行政;依法仲裁,能够体现准司法的公平公正;依法仲裁,能够让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彰显;依法仲裁,能够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法治精神。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