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亮)开展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重要的安全工作和民生工作。自11月18日大连市启动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以来,新区迅速行动,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精益求精做好隐患整治。截至12月12日,新区161个安全隐患均已整治到位,提前完成全部任务。
“金普新区在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中,领导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发动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调度到位、督导到位、通报到位、宣传到位。”此前,副省长、省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总指挥部办公室副总指挥王明玉在新区调研时,连用10个“到位”,对新区的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区为全省隐患整治工作带了好头,作出了积极贡献,并要求省总指挥部办公室宣传推广新区的工作经验。
A.平均每天一次现场检查
“新区内有两条高铁线路,其中,哈大客专隐患问题51个,涉及6个街道;丹大快速铁路隐患问题110个,涉及8个街道。”金普新区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次全省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中,大连市共有780处隐患问题,新区辖区内共有161处隐患问题,涉及14个街道。新区也是全市隐患整治任务最多、任务最重的区域。“按照大连市相关要求,整治工作要在12月15日全部完成。”该负责人说。
为此,在省政府11月15日和市政府11月18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金普新区上下高度重视,按照省、市会议要求,迅速启动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11月19日,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相关工作。新区也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由新区交通运输局牵头抓总,高铁沿线的14个街道作为主体实施单位,各相关委办局各司其责,多方配合,全力推进整治工作的工作机制。
同时,新区注重强化督导考核作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区主要领导赴现场检查4次,分管领导现场检查10次,各相关单位现场检查14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8次,对重点隐患点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督办,形成了“139”工作督办机制,即一日一通报、三天一调度、9个工作小组实时督办的工作机制,为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新区共拆除高铁沿线违章建筑1.43万平方米,拆除大棚1700平方米,填埋水2处,移植砍伐树木95棵,加固彩钢房4.83万平方米,加固农业大棚7.2万平方米,签订互保协议91份,清理垃圾4955吨,出动车辆、设备556台次,出动作业人员2000人次,161个安全隐患整治完成,提前完成了隐患整治任务,为全市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B.每个问题一套整改措施
12月10日,记者在三十里堡街道见到一张隐患整治明细表,该街道17处隐患问题的位置、类别、完成时限等情况在表上均一目了然。
“这些表就是我们的推进图。电话催、现场督、通报批、微信促、责任逼。我们就是这样将一个个悬而未解的安全隐患像拔钉子一样摘除,按照整改标准和时间节点完成整改任务。”三十里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当天,该街道所有隐患点均已整改完毕并完成销号。而该街道的隐患整治工作,正是新区的一个缩影。
新区的隐患整治工作战线长、涉及领域广、矛盾问题多、推进难度大。针对实际情况,新区成立的9个工作小组,既是督办组,也是工作组,会同铁路部门和街道,按街道和线路对高铁沿线隐患问题开展拉网式的摸底排查,逐点进行核实形成图像资料,并对每一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了隐患整治工作详细档案,逐一标记隐患信息,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排查出的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措施,一街一图,一街一表,挂图作战,因类施策、分类治理,确保了整治工作推进有力有序。
此外,新区还通过在金州站附近大型广告屏、1394台出租汽车LED电子广告屏上登载关于高铁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宣传的公益广告进行动态舆论宣传,利用印发口袋书、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各村召开小组会议等方式进行深入引导,在全区形成了支持开展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161项隐患整治工作完成只是一个开始。”金普新区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在做好成果巩固、防止反弹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完善“双段长”工作机制,实现铁路护路联防网格化管理,确保隐患治理实现长效,确保新区境内高铁运营长治久安。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