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四
省委、省政府把今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出台《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富商的营商环境,打造“诚信辽宁”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为此,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强在4月18日全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第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就是:突出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内一流地区,坚持统筹协调、问题导向、综合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明确政府职能边界,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建设信守承诺、依法行政、政策最优、服务最佳、效率最高、全国一流的投资创业发展区,努力在优化既亲又清的政务环境、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实现突破。那么,新区各相关部门是如何落实的呢?记者日前进行了了解。
公安部门:首批推出19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举措
“营商环境事关新区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公安部门义不容辞。”开发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营造安商、护商发展环境,开发区公安分局不懈努力,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今年以来,指尖与窗口同步的“互联网+公安服务”新模式,使户籍、交管、出入境等8个方面业务、36个服务项目实现线上线下办理。借助新媒体,还定制开发了“警企直通车”10个专属应用,对企业各项需求,落实即时领办、移交包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实现出入境、消防、交管、治安、内保等方面的23项重要事权下放新区。尤其是日前公安部赋予的受理签发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权限,带来更多政策活力。
在承接落地上级放权的基础上,开发区公安分局以大连自贸片区挂牌为契机,推出首批19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举措,并瞄准与国际投资标准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政务服务,结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尝试建立“单一窗口”,保证一窗受理、一单到底、一并发证,努力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
“优化营商环境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新区建设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努力用有力度、有温度的服务举措,为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开发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下转3版)
窗口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创新“马上办”
窗口部门直接体现营商环境的优劣。今年以来,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以及行政审批所涉部门和窗口面对自贸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原则,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服务,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极大迸发。
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与自贸办合作,设立专门窗口,提供政策解读、虚拟注册地址等服务。市场监管局出台28项商事改革新举措,窗口适时开放企业名称库,引导企业自主查询、自主申报,并鼓励新注册企业冠名“自贸区”。各窗口还陆续推出“企业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创新举措40余项,其中,经发局等5个部门的12个审批事项实行“企业承诺制”,共减少申报材料20件、压缩审批环节11个、缩减审批时限86个工作日;商务局等11个部门的29个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容缺时限最短2天、最长30天。此外,国地税24小时自助办税、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自助服务区”,以及新区“网上办事大厅”等,也都进一步方便了企业群众。
行政审批服务创新促进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新区全域新增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7%以上。
人社部门:8大方面人才新政力度空前
6月12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金普新区)重点产业人才招聘大会暨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举行,新区制定的《关于推进金普新区、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正式对外发布。
《关于推进金普新区、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涵盖“鼓励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进引智和博士后工作、探索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相融合、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和培训交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制度”8大方面、19条具体措施、14个实施办法。秉承“坚持科学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关注重点领域;坚持统筹规划,做好上下衔接;兼顾人才引留,惠及更多人才”的基本思路,新的人才政策充分凸显了政策比较优势更加明显、联系招商工作更加紧密、企业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创业平台更加多元等特点,不仅扶持力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且探索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相融合的创新政策在国内尚属首创,对解决高端人才数量少、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安家费给予600万元,达到深圳市的引进标准;在鼓励引才荐才方面,最高给予荐才奖励30万元/人,超过大连市3倍,达到天津滨海新区的标准;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用人单位最高300万元的育才奖励,填补了大连市在存量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
功能园区:精准施策开启招商新模式
功能园区是新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各功能园区精准施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
普湾经济区作为新区功能园区之一,对标先进、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努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新思维、新理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创新投融资体制方面,普湾经济区通过设立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境外融资以及联合社会资本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有效改善了融资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盘活了融资局面。
在创新引资策略方面,普湾经济区开启招商新模式,将招商引资由过去的政策性招商模式提升为“资本招商”模式,改变过去招商工作中零地价、税收返还等做法,以产业基金、引导基金鼓励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同时,积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创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构建帮助现有企业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利益相关方壮大成长的孵化平台,并扶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今年5月成立的“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普湾科创中心”,目前在孵的项目有大友陶瓷、元正新能源等7个。已扶持的上市企业有东霖食品、林家铺子、三环复合材料等。
此外,普湾经济区还以争创一流招商团队、一流服务环境、一流基础设施配套为目标,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今年以来,普湾经济区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22亿元。 (记者 张荔娜)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