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柏川 通讯员 李晓韫 杨鹏 李姗珊)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生态,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纪委立足工作职责,延伸监督触角,在片区设立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着力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保障。
大连自贸片区纪委围绕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直通车模式:一是对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测,构建“100+新+x”模式,“100”即将片区纳税前100家企业首批纳入监测点,并保证每年走访一次;“新”即每年新建重点项目同步设立监测点,全程跟踪监测;“x”即每年新设立企业中随机抽取部分企业设立监测点,稳步扩大片区营商环境监测点范围,确保“直通车”式收集营商环境问题。二是在企业公开片区纪委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开通“亲清热线”,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发优化营商环境评议系统,建立监测点微信群,全天候确保政策落实、政务服务、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等情况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至片区纪委。三是监测点实行纪检监察干部与企业监督员联合监督模式,通过快速接诉、实时监督、及时反馈等措施,高效、有效、实效地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末梢梗阻”,合力打造实时动态监测网络体系,让监督直达营商环境第一线,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检监督保障。
截至目前,片区纪委已实地走访调研营商环境监测点企业10余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2个,已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10个。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