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新区动态

金普新区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

信息时间::2020-03-26

字体:[小]

(记者 张荔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新区企业复工复产出现的“用工难”问题,金普新区人社部门创新解决企业用工方式,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通过建立“用工周转池”、搭建企业间“用工调剂对接”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缓解部分企业用工难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部分企业存在阶段性缺工现象,但也有部分企业出现富余员工。为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实现现有劳动力应用尽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增加员工收入,本着“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互助、职工自愿、互利互惠”原则,新区人社局与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抗疫送岗互济行动”,建立“用工周转池”,搭建“用工调剂对接”平台。具体做法是:通过“大连金普新区人才广场”微信公众号对接区内各类型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和富余劳动力信息,有调剂意向的企业双方在征求职工和企业工会组织意见之后签订调剂协议,自愿参加的职工到调剂企业开展短期劳务服务。调剂期间,职工的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相关事宜在协议中予以明确。有调剂意向企业可在“大连金普新区人才广场”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拨打电话0411-65891612咨询。
“共享用工”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辽宁省最大口罩原料供应商——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的用工难题。2月8日晚,瑞光负责人向新区管委会反映急需20名操作工。新区人社局接到管委会批示后,立即安排部署,通过“大连金普新区人才广场、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金普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紧急招聘信息,先后与区内大型劳务派遣公司逐一沟通,同时还发动街道社区就业促进员对瑞光招工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多渠道调配,仅用3天时间,20名操作工就到岗,为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生产赢得时间和速度。
“共享用工”的做法,也惠及新区东西部扶贫协作转移就业人员。新区人社局向对口帮扶的贵州省盘州市人社部门推送了很多新区复工复产企业的用工岗位,经过两地人社部门齐心协力、精准匹配岗位信息后,最终确定了首批输送的45名来新区就业人员。3月12日晚18时23分,搭载着78名六盘水市务工人员的CA8998号“复产定制返岗航班”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其中就有45名盘州市来新区就业人员。目前,这45人已分别在大连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和大成食品(大连)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岗。
与此同时,为建立解决企业用工问题长效机制,新区人社局针对辖区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用工难”问题,提出五项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新区人才广场微信公众平台连续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二是与大连市就业中心及相关部门联系,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三是联合街道开展网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发动就业促进员与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开发本地用工资源,做好汇总统计、就近就业及相关服务和对接工作;四是积极联系区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了解现有用工资源,做好本地与外来用工人员的统计,以本地用工为主,外来人员在保证隔离14天后,开展用工服务;五是与区内2所职业中专和9所技工院校联系,了解本地生源相关信息,为本地生源毕业生就近实习和就业提前做好对接服务。
根据统计,截至3月24日,新区复工企业8247家,复工人数406847人,其中,复工规上工业企业840家,除因季节性生产外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