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10家日资企业实现增资,增资额6384万美元,日企逐渐由单一生产向搭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体系转变
行政服务提升让企业“快马加鞭”
在新区,日资企业进区早、基数大,针对这一特点,对日招商部门年初将走访老企业列为重点工作,锁定工业团地、万达广场周边等区域,先后走访了罗姆电子、三光化成、纪伊塑料、欧姆龙、亲和测定等10余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强化企业服务,促进了老企业增资扩建。
新区秉承“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发展理念,制定企业联系人制度,关心、支持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建设的“快马加鞭”。截至目前,三叶电器第二工厂、松荣金属制造、THK大连、电气化学等项目先后竣工。金隆模具第二工厂、岐阜加藤二期厂房、欧姆龙仓库等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并即将竣工投用。
老企业逆势增资扩产脚步坚定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并不乐观。受人工成本逐年增高、日元汇率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日本对华投资逐年减少。而在金州新区,日资企业不乏增资扩产、加速发展的,上半年共有10家日企增资,增资额6384万美元。
大连精工电子有限公司上半年增资500万美元,进行电镀生产线搬迁。预计年底达产后,可增加产能2.5亿个,增加产值1.2亿元。精工电子是1989年进区的老牌日资企业,主要生产手表零部件、汽车刹车零部件及其他小型精密零部件、小型工装具及刀具等,是世界上最大的手表零部件加工企业。
大连户谷技研工业有限公司是日本户谷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软塑料包装设备。2012年,企业增资1000万美元建设新工厂。今年,企业又增资159.5万美元,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据介绍,户谷技研新工厂将于9月开业,今年企业产值预计比去年提升两成。
除精工电子外,宝友金属制品、盘起工业、THK中国今年的增资额也均超过500万美元。日资企业纷纷逆势增资扩产,无疑源于对在新区发展的坚定信心。一方面,国家级金普新区的开发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新区着力打造的良好投资环境让企业在这里的发展“如鱼得水”。
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生产体系悄然形成
今年新设立的大连富士冰山自动售货机有限公司,由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与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这是继住友化学公司后又一家日资企业将销售公司设在了新区。而住友化学本部还准备“更上一层楼”,今年5月签约的物流中心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建成使用后将为其在中国发展再添羽翼。
由单一生产向搭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生产体系转变在日资企业中已逐渐成为趋势。世界最大直线导轨制造商——日本THK株式会社在投资建设帝业技凯(辽宁)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后,成立帝业技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3年7月大连帝业技凯瓦轴工业有限公司新工厂在新区破土动工,今年7月末已正式开业投产。同时,设在辽宁公司内的研发中心规模不断扩大,总部经济支撑了其在华业务的蓬勃开展。
马不停蹄招商换来成果显著
今年5月12日至17日,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率金州新区代表团访问日本大阪、兵库、东京地区,期间共走访新老企业及经济组织20余家,密切了与东芝、佳能、柯尼卡美能达等老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推进了盘起工业等在谈项目进展,促成美浓工业压铸件、精工电子扩建、住友化学物流中心项目实现签约,投资总额逾5000万美元。
6月10日至17日,以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德春为团长的金普新区代表团出访日本北海道、冲绳、福冈地区,访问北洋银行、冲绳观光会议所、福冈经济观光文化局等机构,举行了大连冲绳旅游文化推介座谈会,向日本各界宣传金普新区优越的投资环境,推介金普新区重要旅游产业项目,加强同日本各界在旅游、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以来,新区积极开展赴日招商活动,访问区内老企业及新项目单位,进一步密切同老企业的友好关系、了解下半年事业计划推动增资增项,推进在谈项目进展促成签约;拜会经济组织和团体,了解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动向、宣传金普新区,推动旅游观光项目进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金州新区共有日资企业800多家。对日招商下一步将在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地产、商贸、研发等高端服务业,锁定目标重点攻关,引进一批优质项目, 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 吴宝娟 通讯员 宋芳)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