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扎结,一浸一染成画。11月4日,金普新区马桥子街道盛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红白交织、笑语满堂,一场以“体验非遗扎染•共筑邻里温情”为主题的手工文化活动在此温馨启幕,近30位居民带着对传统技艺的好奇,共同解锁了手工扎染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非遗文化讲师王宾老师用生动的文化故事拉开了序幕。“扎染古称‘绞缬’,是流传千年的民间工艺,一块白布、几缕丝线、一碗染料,就能变出独一无二的纹样。”老师一边展示着自己珍藏的扎染围巾、桌布,一边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从云南大理的传统技法到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居民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原来扎染这么有讲究”的感叹。
实操环节是整场活动的高潮。桌上早已备好白布、橡皮筋、线轴、夹子、红色染料等材料,老师手把手教大家基础技法:“想做螺旋纹就把布角捏住顺时针转,想做太阳花就用夹子把布折成方块固定……”“捆扎”“折叠”“浸染”每个核心步骤都耐心指导。居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折叠白布,有的年轻邻里互相交流技巧,“你这样扎得太紧啦,染料可能渗不进去”“我想做个爱心纹,你帮我看看怎么折更对称”。活动室里,欢快的交谈声与染料的淡淡清香交织,满是热闹又温暖的氛围。
最令人期待的当属“拆盲盒”般的染色与晾晒环节。居民们小心翼翼地将扎好的白布浸入染料中,看着白布在红色液体里慢慢晕开,再经过清水冲洗、轻轻拆解橡皮筋——当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纹样展现在眼前时,现场瞬间响起阵阵惊喜的欢呼。胡阿姨举着自己的扎染方巾笑得合不拢嘴:“你看我这花纹,像不像天上的云彩?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做手工,太有成就感了。”
活动尾声,居民们带着自己的扎染作品合影留念,红白相间的织物在镜头前格外亮眼。“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还认识了隔壁单元的邻居,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参与活动的赵叔说道。盛兴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手工扎染活动不仅让居民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搭建了邻里交流的平台,未来社区还将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活”在社区里,让邻里情暖在居民心中。
责编:马桥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