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智能手机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 “必需品”,但随之而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呈高发态势,尤其老年群体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为切实守护老年居民的财产安全,近日,马桥子街道新桥社区聚焦老年群体需求,精心举办“智用手机护安全,谨防诈骗守钱袋”智能手机防诈骗宣传活动,特邀民警担任主讲,通过 “案例讲解 + 实操教学 + 互动答疑” 的形式,全方位提升老年居民的防骗意识与应对能力。
活动现场,民警以 “身边事” 为切入点,结合近期高发的典型诈骗案例,系统拆解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两大类骗局的作案手法。在电信诈骗领域,重点讲解了“冒充公检法办案”“虚假网站链接诱导” 等常见手段,揭露骗子如何通过恐吓、利诱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在网络诈骗板块,针对 “冒充客服退款”“刷单兼职返利”“虚假网络投资” 等高发骗局,详细分析了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网络操作不熟悉、渴望 “低成本获利” 的心理实施诈骗的套路。同时,民警还通过模拟“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可疑短信”“误点不明链接” 等场景,让老年居民直观感受诈骗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彻底打破“诈骗离自己很远” 的认知误区,切实敲响安全警钟。
为帮助老年居民将防骗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民警还开展了“一对一”实操教学。针对老年居民使用智能手机的高频需求,重点指导三项实用技能:一是教大家在手机设置中开启“防骚扰拦截”功能,过滤陌生诈骗电话、短信;二是演示如何设置“支付安全密码”“指纹支付验证”,筑牢资金转账的安全防线;三是讲解隐私保护设置技巧,提醒大家谨慎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泄露。此外,民警还特别强调了 “遭遇诈骗后的止损步骤”,告知居民一旦发现被骗,需第一时间保存证据、拨打 110 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
活动最后设置的互动交流环节,成为老年居民 “解惑” 的重要平台。大家纷纷结合自身经历主动分享:“之前接到过说我孙子住院要交钱的电话,当时差点就转钱了”“手机里总收到‘免费领礼品’的短信,不知道该不该点”…… 针对居民提出的疑问,民警逐一耐心解答,不仅纠正了大家的认知偏差,还针对性给出应对建议。现场还发放了图文并茂的防诈宣传手册,方便老年居民回家后对照学习、巩固知识,真正让防骗知识 “入脑入心”。
“以前接到可疑电话总慌神,今天听完讲解,终于知道哪些是诈骗陷阱了,还学会了设置安全密码,心里踏实多了!” 参与活动的张阿姨感慨道。此次宣传活动精准对接老年居民需求,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指导,有效提升了社区老年人对智能手机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水平,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新桥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老年群体的安全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不断织密社区防诈 “安全网”,切实为居民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责编:马桥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