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闭幕的区委八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两会上,区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都对金普新区的营商环境建设给予高度肯定过去一年,金普新区将打造“最舒畅”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工程在“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质效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持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再上台阶。
一、因地制宜,协调规范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往往关系到当地能否顺利招来投资项目、关系到企业家是否愿意一心一意留下来谋发展、关系到市场主体活力能否充分释放,是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切实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新区印发了《金普新区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共提出71项改革任务,208条具体措施,涉及新区44个牵头单位。《方案》在确保在完成大连市“规定动作”的同时,自我加压,提出了10项新区“自选动作”,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为推进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新区全面梳理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对应取消、承接和调整行政职权事项21项。规范编制了新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其中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共264项,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事项11项。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等情况,动态调整权责清单53项,其中增加40项,取消13项。充分发挥“点菜式”放权机制,根据新区实际和发展特点,组织各部门争取更多省市权限下放,全年申请省级权限7项,省级政策支持5项,市级权限3项,力争全面实现“新区事新区办”。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圈增容,线上依托建行“智慧政务一体机”,接入全国28个省份“跨省通办”服务功能,1500项跨省政务服务事项可在线办理。线下与苏州相城区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实现40个事项异地可办,加入由北京市延庆区等23个城市和地区组成的“环渤海城市政务服务通办圈”,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申报指导、异地帮办代办、远程视频会商收件、材料免费邮寄等服务。同时,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与新区民政局携手打造了“金普民生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可线上办理业务56项,其中残联19项、民政局10项、就业与社保中心18项、城建中心2项、卫健局7项。
二、精益求精,标准化构建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又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
为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将“最舒畅”落在实处,新区对政务大厅服务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一是优化了大厅各类综合窗口设置,涵盖26个部门、515个事项;优化了“24小时自助服务办理区”、帮办代办区、自助服务区、制证发证区服务,还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022年收到“好差评”评价9440条,满意率99.9%。二是与甘井子区联合推出21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两区企业群众办事实现就近能办、异区可办、少跑快办。同时,编制《金普新区便民服务站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建成便民服务站338个,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并在全区布设144个“裕农通”便民服务点,覆盖140余个行政村,已累计办理各类事项1万余件,以“家门口”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新区还着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推出“免证办”服务,13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扫码亮证”;上线300项“全市通办”事项,依托材料、流程及审批规则“三统一”,在新区政务大厅开设“全市通办窗口”,通过异地收件、内部流转、属地办理的方式,实现全市通办、异地可办;实现185项“一件事一次办”,新增“一件事”事项96项,已累计上线运行185项。
同时,致力打造“金快办”服务品牌,在街道设立“金快办”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将500余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和48项企业参保业务进驻办理,首期试点选在炮台街道,辐射石河、三十里堡、复洲湾等周边区域。该站点投入使用以来已提供咨询服务500余次,审批服务121次。
推进惠企政策一站汇聚,在东北率先应用“政策计算器”,上线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10000余条惠企政策实现精准推送和免申即享;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营业执照、五枚印章、税盘等,企业可以“按图索骥、拎包入驻”投资兴业。
三、开拓创新,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正渐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引擎,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
新区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一方面,通过夯实政务信息化基础,对政务外网实施升级改造,并扩大电子政务外网覆盖面。目前,全区310个社区(村)连接政务外网,纵向覆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行政区域,横向连接各政务部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网络互通。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新区45个电子证照挂载和100个资源目录更新,19个相关部门定期报送证照数据及更新政务资源目录,两项工作均位于全市前列。
同时,开展“一网协同”项目建设。配合市大数据中心完成“一网通办”等共性政务信息系统的升级工作,完成新区OA系统与市“一网协同”系统对接工作;推进“一网统管”场景建设,“金普社区通”“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上线运行;“四好农村路平台”“智慧环保”“燃气监管平台”试运行;“智慧森林防火平台”正在推进部署;“交警指挥平台二期”完成招标;“数字城市安全与应急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招标前期准备工作。打造政务资源共享平台,新区政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已测试挂载22个单位的242个数据项。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也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如今,金普“最舒畅”营商环境的招牌已渐入人心,看好金普成为普遍共识。据统计,2022年,新区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0277户,同比增长6.73%,企业总量已接近10万户。这是新区年新增市场主体首次突破3万户,创下历史新高。
优化营商环境,须久久为功,坚持打造“最舒畅”营商环境品牌的金普新区将继续“躬身耕耘”,当好“贤保姆”、“有呼必应”;当好“店小二”、“纾困解难”;当好“贴心人”,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企业群众更加舒心、顺心为谱写新的金普篇章,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持。
责编: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