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动态

智造体教结合新方案 引领后备人才培养新常态

信息时间::2018-06-28

字体:[小]

  2018年6月12日下午13:50,辽宁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凯,率省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王海泉、省体育局竞体处处长张越红、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世杰等一行到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市民健身中心)进行调研,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政、大连市体育局副局长单吉仁、金普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许欣陪同调研。
  
   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校长丁善艺向宋凯一行详细介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大连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现有专(兼)职教练员28人,体育科研医务室共计6人,体质监测专职人员2人;下设训练场所19处,开设运动项目16个,体校在训运动员近600人。于2013年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以金普新区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一条龙”管理的区队校办模式;以市队落户金普新区,形成小学、初中、高中梯队培养的市队区办模式;以游泳、羽毛球、篮球、田径、举重、柔道等重点项目体校办的模式;以青少年俱乐部联合会培养后备人才的模式;利用两个假期各项目举办夏令营、冬令营三集中训练模式;重点项目外出交流集训模式;每年一次高原训练模式;大数据管理模式;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培养模式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在相关单位支持下,设置了“金普新区选材比赛”、“金普新区特殊身高选材比赛”、“金普新区游泳选材比赛”、 “年度健美操比赛”等途径,对重点项目的选材提供平台,促进重点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训练。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一方面在管理的系统性上下工夫,即训练管理的系统性、训练计划的系统性、训练保障的系统性,针对性出台了《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管理手册》《金普新区选材操作规范》《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体能训练规范》,使训练取得更大的效益。同时,对教练员免费开放体育图书馆,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在体育报告厅举办科学训练专题讲座,每周三教练员业务学习,提高教练员业务能力。

    另一方面,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利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青少年技能检测设备进行身体机能检测,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掌握,以此为安排和调整运动员训练量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利用体育科研医务室设备设施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负荷控制,指导运动队科学训练,并制定了《大连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体育科研医务室操作规范》。

  第三,利用健身中心专业教练员,针对运动项目进行专门性拉伸、专门性灵敏协调性练习;通过单车课、蹦床课、杠铃操、踏板课等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
  
  通过上述创新性开展的一系列工作,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实现了体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深度融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本深度融合,体育和医疗深度融合。
  
   考察结束后举行了40分钟座谈,宋凯局长对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将体育与教育等“四个深度融合”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闯出一条新路,总结了一套先进经验,是体育局的一张名片,在全省是唯一的。辽宁省体育局将把金普新区业余体育学校的经验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宋凯表示,学校在体育文化的建设、展示及宣传等方面做得非常用心,也非常精彩,不仅站在新区角度宣传体育文化,还能在全国、全球的视野高度设计、制作宣传口号及宣传理念,这一点很了不起,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利于对市民的培训服务。
  
  宋凯指出,日前省领导对全省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辽宁振兴,体育先行”。辽宁体育如何先行,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唯有加倍努力、认真工作,其中基层业余训练是辽宁体育振兴发展的基础,这个根基需要打牢。特别感谢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希望新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辽宁省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政对新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体育精神中诠释的追求卓越与金普新区整体工作要求相契合。新区将为辽宁振兴、体育先行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会为业余体校这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坚强的后盾。 





责编:教育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