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郑鸿)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11个部委公布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大连金普新区等35个地区入选。一年后的今天,金普新区各项试点任务按计划快速推进,一幅以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正在金普大地上铺展开来。
获批试点以来,金普新区把试点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确定了“依托试点机遇,谋划好金普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文章,讲好金普新区产业发展故事”的主要工作思路,计划通过整合各类财政资金、资产、资源及经营主体自筹资金等方式,合计投入2.2亿元,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种业创新区、数字农业示范区三大项目。一年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高位推动下,网信、农业、科工信、发改、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引导资源、项目和专业人才向农业领域汇集,多个重点项目进展超出预期。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初步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金普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涉及的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已装修完毕,正在进行设施设备采购;由觅视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建设的共享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现代农业数字展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比实验室等,已完成整体场地的装修、布局,预计今年10月完成整体建设;围绕金普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产学研联合打造的全气候性智能蘑菇立方项目,目前已完成中试基地及孵化空间建设,已有1所高校、3个科研机构入驻,8家拟入驻项目在谈,整体预计孵化企业15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完成开发工作,目前正结合金普新区“耕田牧海”现代农业大模型,由大连市检验检测服务中心针对科技创新中心共享实验室及研发中心预约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数字联网平台、产业链孵化器一站式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4个平台,进行对应的适配性工作。其中,现代农业展厅数字孪生及语音交互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监测体系建设已经完成,计划今年8月完成整体建设,11月正式上线运营。
种业创新区项目建设和企业入驻齐头并进。依托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樱桃+蓝莓“两果”为核心的水果育种创新基地、蔬菜育种创新基地初具规模,森茂农业、立邦大樱桃、乾坤种业、好地农业等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等种业研发机构正在入驻;海洋育种育苗创新中心及信息化平台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在逍遥湾,大连德泰海洋牧场有限公司联合辽宁省水科院、觅视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利用1000亩海域及科研用地,进行科研用海及育种育苗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由大连德泰海洋牧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洋育种育苗创新中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论证,项目预计今年11月启动,明年9月完成建设;海洋育种育苗创新中心已联合中国药科大学黄璐琦院士团队、大连海洋中医药研究院、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农科院水产所共同进行信息化平台及海洋中医药种质库数据库建设,预计2026年11月完成平台信息化建设。
智慧农业园建设方面,截至上半年,完成3处辽宁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数字化生产区)建设,“耕田牧海”现代农业大模型平台已于2024年11月完成开发建设并上线。该平台由觅视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为等单位共同研发,是一款L2级垂直行业应用模型(农业领域专业Agent),专注于提供大尺度、多模态农业算法支持。该模型定位于解决传统农业中劳动力依赖程度高、环境预测精度低、生产管理粗放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核心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完成5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3处获批辽宁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围绕大樱桃、葡萄、食用菌及信息化服务,金普新区已完成大樱桃数字化生产示范区、葡萄示范区、海参示范区、信息平台服务示范区建设,同时建设蔬菜数字化示范区一处;无人粮食生产区规模化经营提升改造建设超预期。
下一步,金普新区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建设,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至少2个;加快区域内设施农业升级改造步伐,智慧蘑菇小镇尽快完成建设并充分发挥示范、拉动作用;完成智慧海洋牧场实验区建设,引导相关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联合实验,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强化“耕田牧海”大模型全域农业数据共享平台,覆盖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全区农业提档升级。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