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开放能级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记者 包时光)开放是新区的发展基因。凭借国家级新区、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近年来,新区提升开放能级,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助力大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主要工作成效时指出,“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形成新优势”,其中,“金普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抢占新一轮对外开放制高点。”
综观新区,与国家级新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使新区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自贸区建设被摆在大连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重要位置。去年4月10日,大连自贸片区在新区挂牌,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片区已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经验116项,归类尊重先例、“三互大通关”、保税混矿等7项创新成果成为全国最佳案例,同时建立了负面清单制度,实行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管理现代化加速推进,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市自贸办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4月10日至今年1月10日,大连自贸片区新注册企业5627家,注册资本734.23亿元。其中,内资企业5534家,注册资本700.72亿元;外资企业93家,注册资本5.49亿美元;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企业152家,注册资本377.17亿元。“辽满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新区配置资源要素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
跨境电商作为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新区又一开放媒介。据新区跨境办最新统计,截至目前,通过加快完善跨境电商在东北地区的合作布局,已引进电商企业1300余家,在各地运营的线下体验店超过400家。保税区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投入运行。互联网+线下体验式新业态悄然在新区走红。
入选全国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为新区抢占新一轮对外开放制高点夯基。试点试验工作开展以来,新区围绕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开发区(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加速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改委、商务部等向全国推广的首批24项典型经验和模式中,新区统筹发展“六个一”工程等4项试点案例选入其中,在12个试点地区中名列前茅。
在更高的开放能级上,新区加速全面开放步伐。2017年,新区实际利用外资20.21亿美元,实现超50%以上增长,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2.5亿美元)的60%以上。在新区的拉动下,大连五年来累计利用外资365.6亿美元,新增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个;累计进出口总额2989亿美元,占全省的60%、东北三省的42%。
“提升开放能级,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前列”,这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任务之一。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滨海新城为目标,新区将着力构建开放合作之城,努力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为大连开放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责编:新闻中心